我的性格的底色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说是从我记事起,我的性格的底色就是悲观且负面的,不快乐的,想了太多的失败的可能。

今天才明白,我应该把这种底色抛弃掉,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乐观的正面的快的了底色,愿意尝试,愿意玩耍,不要想太多的失败。

有毒的预设

“钻营”、“巴结”、“削尖脑袋往上挤”有什么不好不对的吗?仔细想来我想不出来。我们似乎被安装了某种出厂设置似的对这些行为有先天的抵触和生理上的不适,这种“不适”不是源自于我们的日常实践,而仅仅来自于我们不思考的“预设”。其实这种预设才是正真的病毒,他毒害的不只是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更加是我们的人生。

有趣的一点是,你如果仔细观察这类人,你会发现他们常常都是通吃的。也就是正面反面他们的关系都能处理的很好,他们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恶心”,这种恶心只有那些出厂被预设的人才会有,所以说这种预设就是病毒。

时运和热爱

很多时候不是说你热爱你擅长你耕耘就会有好的收获。别人也许不擅长不热爱也不耕耘,但别人的结果和发展可能比你更好。

时运这东西才是主宰。

幻想

当我不再对别人抱有任何幻想后,我开始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自己和家人身上。我明白我的未来和改变只可能由我自己来完成,而不是依靠别人。

自在自如

想要长期的持续的自如的做某件事,就要保持轻松,自在,轻松对待,秉承一个大不了的好心态。

这一点是长期学习英语中得来的经验,你越是紧张,越是觉得了不得,你就越是学不好、做不好。

两个人性理论

断气理论:

很多人对你的理解、需要,都是因为他就快断气了。不信你看,他们一旦这口气喘上来了,马上嘴脸就会变。

栽树理论:

很多人,或者说几乎所有人,都是只想乘凉不想栽树的。不要以为栽树永远在前,乘凉永远在后。有些树是先乘凉后栽的。比如东西先给,钱后付。好处先给,代价后付。这种情况,只能尽量先款后货。

对自我的清楚认识

今天看到朋友圈的一位英语老师发她的生活。她是一个正在上博士的本地生,在新西兰已经很多年了,应该很早之前就拿到了身份。在北岸买的房子。自己也有出书再国内,年纪和我相仿。

能看得出来她有个能给予她支持的家庭,学习、出书、房子。而我的原生家庭可以说是很糟糕,我大专的学历去深圳做个打工仔。

这让我突然明白,我现在的位置和状况。我的学历和教育使得我的原始积累很少,原生家庭又不愿意给我支持,他们只想着他们自己。我现在的状况应该是一门心思搞钱来做原始积累。我现在也不应该动不动的就有想抒发思想甚至是教育别人的念头,这个坏毛病很显然来自于我爸。因为我的思想其实是穷人思想,这种穷人思想只能琢磨出如何理解和接受穷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哲学,而这些在家庭优厚的人来看是不需要懂的,他们不需要知道如何把洗碗的水冲厕所,就像我不知道如何解决猫身上的一些问题。

在我看来我在说一些道理给别人听,其实别人的起点已经规避了这些问题,而我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可怜的笑话。

结论就是,我现在应该做的并且仅应该做的就是做原始积累,而不是教育别人怎么按早一个穷人的方式生活。